(一)发展落后,系统混乱
我国高校的导向标识牌设计处在发展阶段,大多对于色彩、图形、文字等方面的把握有限,无法体现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文思想,也没有注重标识与校园环境的融合统一,基本等同干一般的社会公共标识,形式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设计,这是高校导向标识存在的关键问题。
据调研发现,我国高校的建筑与景观建设都显得有序和谐,但却没在导向标识牌设计上得以体现,校园环境充满了各式各样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指示牌,甚至连材料颜色都不统一,这不但没有起到明确指示的作用,还破坏了校园环境的形象。由此可见,校园公共环境导向标识牌系统急需进行统一的规划与设计。
(二)设计单调与陈旧
根据笔者的调查与分析,多数高校的导向标识为了简单方便,基本运用简单的图形、色彩、文字表达,因此形式上几乎一样。虽然标识的根本作用是引导信息,但对于大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需求已无法满足他们视觉的需要。所以校园导向标识的设计应随着社会发展需求,提升美观价值。这就需要基于环境与设计的和谐后,将校园历史价值、文化内涵、艺术修养等因素巧妙地融合于标识设计中。每所校园弘扬的文化不一致,因此应避免单一陈旧的设计。让校园文化精髓在公共环境导向标识牌设计中散发光芒。
(三)设计缺乏统一性
标识设计按照功能信息要素可以分为指南类、诱导类、说明类、禁止类、景观类五大标识,按照高校环境的导向标识分级主要分为率外、室内、服务设施导向标识三大系统。同时,我国有一整套与国际接轨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标志的标准与规范,如红色代表禁止,蓝色代表指令,黄色代表警告,绿色代表提示。虽然有这样严格的规范。但在我国高校环境导向标识牌设计中仍存在不规范、不统一的情况,易造成标识混淆,类别混乱。
面对这些关键问题,需要对导向标识牌设计方案进行整体研究,考虑高校类型、发展前景、群体需求等要素,实现总体规划,设计出优秀的导向标识牌系统。
本文Tag: ,来源为郑州中恒标识设计制作有限公司,转载请保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