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标识牌的设立对其旅游活动的开展和保护区的宣传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如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旅游业开展初期设置的标识牌,方便了游客的游览活动,提高了游客对保护区的认识。但总的来说这些标识牌的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保护区旅游标识牌体系不完整。一般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牌按解说对象和内容可分为四大类:吸引物解说标识牌、旅游设施解说标识牌、环境解说标识牌和旅游管理标识牌。其中各大类中又包含几个小类,如景区名牌及介绍牌、交通标识牌、自然解说标识牌、安全管理标识牌等等。设计完整地标识牌体系有助于游客方便、快捷地完成游览活动,提高旅游体验,提升保护区的旅游质量和知名度。然而目前,保护区的旅游标识牌设计都比较随意,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体系极不完整。特别是保护区与一般景区不同,必须要设置的环境解说牌景点距离指示牌等基本上都没有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护区的旅游活动,降低了保护区的科普教育、旅游开发等价值。
2)保护区旅游标识牌功能不完善。保护区的主要功能在于环境监测与保护以及科普教育。但目前大多数保护区都只有简单的方向标识、服务设施标识等基本标识,对于进行环境保护和科普教育的标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有的设置了环境解说牌但解说内容不明确、不科学,有的则根本没有设立这类标识牌。
3)保护区标识牌设置不合理。保护区标识牌设置不合理最明显的就在于旅游标识牌与环境融合性差。自然保护区是以自然为背景,标识牌的材料除了要使用生态材料外,还应该考虑材料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性,但是目前保护区常常出现森林背景的用大体量石头做标识,山石背景的又用木材或者铝材,平坦的地势上安放大体量标识等等不协调现象。
本文Tag: ,来源为郑州中恒标识设计制作有限公司,转载请保留链接!